“以前是一口堰塘管全场,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污水处理设备,村子环境更美了,生活更方便了!”6月20日,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4社村民李正芳高兴地说道。如今,双城村产村相融,宜居宜业的乡村唯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小村庄折射出大变化。近年来,平昌县因地制宜,通过农村环境整改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厕所革命”等项目加强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污水乱排放”到“绿水绕农家”,走出了农村治污新路子。
“以前我们这里的污水是直接排放到塘里,不仅污染土壤、环境,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现在通过集中排放污水,我们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灵山镇元柏社区村民吴朝松高兴地说。该社区月亮坪聚居点,采用“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资源化利用”模式,生活垃圾污水通过格栅井流入三格式化粪池,再排放到人工湿地。“在靠近水源、农田等区域修建人工湿地,经过湿地降解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质后,污水没有异味,尾水也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和农灌标准,可作为灌溉用水使用。”灵山镇环保办主任丁帮魏介绍。该处的污水处理设施也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千村示范”工程之一,日处理能力达15立方米。
而在白衣镇天井社区三皇里聚居点,采用了“三格式化粪池+农灌地资源化利用”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灌溉邻近的“稻鱼共生”产业基地。
对于住户相对分散的地区,则采取“三格式化粪池+资源化利用”等模式就地资源化利用,如驷马镇双城村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建设单户式污水处理设备152处,每处建设成本约3100元,户均占地小,约3.5平方米,污水自流进入厌氧池,运维简便、管护方便。
“实施污水治理项目后,群众就地排放生活污水的陋习改变了,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好地改善。”平昌生态环境局局长靳弘章说。近年来,平昌县331个农村行政村中的226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实现了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85处、修建10万余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68.28%,总受益农村居民111465户。
一大早,吴波就来到灵山镇元柏社区月亮坪污水处理点检查污水处理设施。吴波是该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管网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不仅能增加我的收入,也能为社区的环境卫生出一份力。”吴波高兴地说。该县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建立受益农户轮流管护机制,整合综治网格员、护林员等职责,实现“多员合一、一员多用”。为避免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该县还构建了部门常态监督、乡镇统一管理、村(居)运行维护、三方技术保障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成立社、村、镇三级运行维护管理网格化队伍,同时将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日常工作,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管理制度。
为更加有效实现智慧监管,该县还依托“数字平昌”综治平台,建立了农村污水智慧监管平台。
“通过数字监管平台,可以实现全县所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点位可视化监管、预警提示、数据智能化统计。”平昌生态环境局环境总监石荣华介绍。平台可上传巡查记录、隐患统计、整改记录等信息,并利用电话短信息、平台企业微信机器人、管理端后台进行预警提示,通过群众自发监管、网格员强制监管、管理端选择性监管,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数字化管理。(王娇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