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描绘乡村秀美画卷
时间: 2024-08-06 17:30:38作者: 爱游戏官网下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口一块大理石上刻的这句话,生动地阐释了隆德县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的内涵。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3年行动收官之年,隆德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从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及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环境变美变净。
经过不懈努力,隆德县乡村从颜值到气质实现整体提升,联财镇联合村、观庄乡前庄村等先后被评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示范村,凤岭乡李士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成沙塘镇清泉村等13个生态美、生活美的特色村庄。
隆德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实现美丽于形、魅力于心,描绘出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
盛夏的隆德县风光旖旎,散落在绿水青山中的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鳞次栉比,质朴而美丽。
“家里有了水冲厕所、水电全通,生活与城里一样。”今年70岁的梦小兰家住陈靳乡新和村,两个孩子外出务工,留下她和老伴守家。梦小兰闲不住,在门前辟了一块菜地种上西红柿、辣椒。
“厕所没有改造之前,蹲下起不来,孩子外出老是担心,现在他们都放心了。”梦小兰带着记者参观她家新建的卫生间,只见坐便器、暖气、浴霸、洗漱盆等一应俱全,瓷砖地面擦得一尘不染。2016年,新和村实施水冲式厕所改造,包括梦小兰在内的93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
“干净卫生,方便老人生活。”新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说,旱厕改水厕后,村民生活小习惯改变明显,家庭卫生也显著改善,群众幸福程度更强了。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隆德县把加快农村水冲式厕所改造作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围绕农村里的生活短板,根据全县地理地形条件、人口居住情况、供排水管网布局等因素,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清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村庄。
“对条件较好的村,集中配套集污管网,将厕所粪污引流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对条件一般的村组,以户为单位,通过吸粪车定期转运粪污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或还田利用。”隆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苏文科介绍,根据农户院落布局、个体需求等真实的情况,建立室内一体式、室内隔断式、室内外联通式3种改厕模式。
同时,以农村文化活动中心、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建设农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在联财镇恒光村等17个村修建公厕,配套水暖电照明、排污管网、化粪池等附属设施;在观庄乡姚套村修建旅游公厕,配套水暖电照明等附属设施,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隆德县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实施沙塘镇清泉村等17个改厕示范村建设,同步配套厕所粪污(污水)处理设施,并建立粪液清运处理、厕具维修服务等机制,做到建管并重、长效使用。
2016年至今,隆德县累计改厕19758户,农村居民告别简陋旱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新式厕所。
“每天处理生活垃圾污水30多吨,出水水质为一级A标准。”在隆德县联财镇赵楼村污水一体化处理站,工作人员冯强捧起处理后的水说。
赵楼村地处渝河畔,全村180多户背山面川而居,居住相对集中。2019年6月,赵楼村实施污水治理工程,选择村中心位置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采取地埋技术建设,污水管道连接农户,通过自流进入污水处理池,以生物方式处理后达标排放。”冯强介绍污水处理原理。
“原来污水横流的现象没有了,农户随意倾倒污水的行为消失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对于污水集中处理带来的好处,赵楼村村主任赵耀强感受颇深。
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环境整改治理的“里子”工程,必然的联系到水厕改造成效。农村居住分散、点多面广,污水治理投入大、施工复杂,成为难啃的“硬骨头”。
“农村环境整改治理,污水治理是重点。”苏文科说,“村民用上了水冲厕所,还得配套污水处理设备,否则水厕只是一个摆设。”
为此,隆德县统筹推进厕所改造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实施,根据各村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分类治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
“探索建立县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乡镇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大型化粪池收集处理、三格式化粪池分散处理5种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苏文科说。
对距县城较近的咀头村、清凉村、新兴村等村庄,通过铺设污水管网,将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在条件较好的联财镇联财村等4个村铺设污水管网,就近纳入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沙塘镇锦屏村等4个村庄,建设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将农户水冲式厕所排放粪污就近纳入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在奠安乡景林村等13个村铺设排污管网,配建大型化粪池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对居住分散的农户,结合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以户为单位建设三格化粪池,定期通过吸粪车清运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或还田利用。
“通过分类治理,使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管控,让居民家的污水有去处、能处理、不乱排。”苏文科说。
目前,隆德县13个乡镇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敷设排污管道,沿线村庄、学校及乡政府所在地的机关单位,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隆德县建立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出台了《隆德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建立以乡、村为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大型化粪池清运等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污水处理长效运行。
“之前村里垃圾比较多,现在几乎看不到垃圾了。”新和村保洁员李淑梅和同事等12人,每天对8.5公里的村道集中清扫1次保洁3次,同时捡拾草坪和河道垃圾。
“把村里的垃圾集中起来,由乡镇组织环卫车辆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陈靳乡党委书记马彦斌介绍,通过县、乡、村、保洁员四级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有人管理、有人清扫、有人负责,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较好治理,乱丢乱堆现象得到一定效果遏制。
隆德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县域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出台《隆德县农村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办法》,以乡镇为单位建立13个一级网格,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99个二级网格,以村组巷道为界切块划分1247个三级网格,实现农村环境卫生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长效化运营。
“采取‘兜底贫困户+生态护林员+巡河员+就业困难人口’的方式,聘用乡村保洁员1334名。”苏文科说,每个三级保洁网格固定配备1至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日常保洁工作。
建立起县级包抓、部门帮扶、乡镇主体的工作保障机制,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实施部门和单位联乡包村制度,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同时,隆德县把培养共建共享的卫生文明习惯作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效的根本举措,宣传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采取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村庄巷道“门前三包”、设立光荣榜和曝光台、开展评比等方式,把环境整治与民风建设有机融合,以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文明乡风提升,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隆德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全面提升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村庄规划设计、村庄生活垃圾治理、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厕所粪污治理、村庄长效管护等各项工作,通过全面、精准、持续发力形成综合效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探索出有效模式,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让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隆德县始终将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之举,不断创新推进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走进城关镇咀头村,整洁干净的水泥路两旁树木葱茏,用鹅卵石、灰砖瓦砌成的文化墙上装饰着旧电视机、录音机、陶瓦罐,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水彩画记录着村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村里卫生有专人清扫,生活垃圾有固定的存放处,天热时再也闻不到异味,生活就像在画里一样。”提起村里的变化,咀头村党支部书记赵凯满是自豪。咀头村“趁热打铁”建立垃圾分类站,设立再生资源积分兑换超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治理的积极性。
“全村共设12个中型垃圾箱、220个小垃圾箱,确保垃圾有处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咀头村在做好村庄美化、绿化的同时,不断丰富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全县日均处理垃圾600多吨,其中农村垃圾100多吨,占全县垃圾总量的16%。”苏文科说,彻底消除了曾经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象。
隆德县统筹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就地分类、源头减量,探索出“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根据村庄布局和实际需求,完善垃圾治理基础设施,为清泉村、恒光村等村配备普通垃圾箱2010个,设置垃圾收集箱692个;购置垃圾清运车,维修7座乡镇垃圾填埋场,加强垃圾日产日清收运,实现“箱箱对接、箱车对接、车车对接”垃圾不落地直收直运直处,确保收运处置体系正常运转。
今年,隆德县又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城关镇、陈靳乡等7个乡镇配备环保垃圾箱650个,购置大型压缩车、三轮车,提升改造沙塘镇等6个垃圾填埋场,在观庄乡前庄村、凤岭乡李士村等6个村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点,探索推进农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实现常态化保洁。
实现畜禽粪污有机肥加工转化18万吨,腐熟还田25万吨,回收农用残膜4400吨,农用残膜回收加工率达95%以上。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秸秆收贮综合利用3.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经过3年努力,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已逐步完善,农村治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县99个行政村,全面消除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