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思南县按照“抓水利、补短板、惠民生、促发展”的理念,以水利扶贫三年行动为契机,围绕“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长受益”的目标,有效破解水源不稳定、水质无保障、水利设施运营不可持续等用水难题,探索出一条“建管养用一体化”的城乡供水新路径。工程全面完工后,20户以上自然村组集中供水率达100%,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5%,水质达标率100%,供水保障率97%,全县64.75万农村人口喝上稳定、干净的自来水。有关经验做法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专文刊载。
统筹规划建。制定出台农村安全饮水“建管养用一体化”系列方案,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饮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以小带大、城乡统筹,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思路,规划“十库、八厂、七支流、两联接”(“十库”即:花滩子、烂田沟、双河口、赵家坝、过水湾、小河、沙坝、枹木寨、龙洞、黑鹅溪10座水库;“八厂”即:富家寨、许家坝桠上、杨家湾、香坝、大坝场、宽坪、三羊溪、邵家桥8座水厂;“七支线”即:香坝至青杠坡至杨家坳、许家坝至大河坝至关中坝、瓮溪至三道水至塘头、孙家坝至邵家桥、许家坝至枫芸至合朋溪至长坝、宽坪至亭子坝、大坝场至塘头7支线;“两联接”即:河东区域和河西区域联接)的城乡供水工程总体布局,采用供水管网向周边辐射、延伸、改造、联网等措施,建立以水库为水源点、水处理厂为节点、供水管网为联结的城乡饮水安全网络。多方融资建。出台《水务投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四位一体”水务投融资模式,拓宽水务投融资渠道。投入3.5亿元注册成立思南水务投资公司,作为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务投(融)资平台,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水利项目投资、委托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代融资、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向金融机构融资等多种方式开展水利融资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争取相关资金19.51亿元。整合资源建。整合全县现有水库和在建水库,做改造升级,作为城乡供水水源点,采用集中供水的方式,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修建水处理厂,按照饮用水有关标准做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将水处理厂、乡镇水厂、村组表箱进行连接。目前,全县规划了双河口、过水湾、花滩子等10座水库作为水源,总库容近1.70亿立方米,8座水处理厂日供水量达16.50万吨。
从源头管到龙头。部门管源头:实行水源地保护全覆盖,由水务部门负责做好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做好千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水源水质。全县集中式水源地共安装保护标示牌84个、界桩267个、隔离网15500米。公司管城镇:实行分区管理,由县水司下辖的两个全资子公司分别负责县城和集镇供水管理(含集镇延伸解决村组)。协会管村组:各村成立用水户协会,负责各行政村和自然村组独立水源用水户的供水管理。从面上管到点上。网格管面:制定分级管理方案,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县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乡镇和村分级负责,建立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网格,把用水户编入网格来管理。队伍管片:由用水户协会按1000户及以上聘请1名管水员,负责管理区域内的管网维修、水费收取、用水政策宣传。表箱管点:在自然村寨(组)中心点修建集中式表箱,将水管从表箱分户后接入到用水户家中,使“主动脉”与“毛细血管”相连接。按照每个表箱20—30户水表的数量,将用水表统一安装于表箱中,实行集中管理,减少管护成本。目前,有管水员236人,表箱近3400个。从平时管到急时。将全县划分为6个供水区域,每个乡镇设供水站,各乡镇供水站成立巡逻队和服务抢修队,并配备专业质量检测员,负责平时供水管道巡逻,发现管网渗漏、爆裂、断裂等情况,及时抢修,形成县城和集镇15分钟、集镇周边30分钟供水问题“抢修圈”。今年以来,巡逻队开展巡逻400余次,开展水设施抢救58次。
水价调节养。按照农村地区生活用水水价不高于城镇生活用水水价的原则,采取政府最高限价下的自主定价方式,农村地区由水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指导各地进行成本核算后,组织供水方和用水方进行水价协商,经70%的用水户代表同意并经有关部门认证批复后就可以执行;城镇水费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阶梯水价的方式来进行计价。实行一户一表,以表计量、以量计价的方式收取水费,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水商品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节约用水、爱护水利设施的习惯和意识,推动形成节约用水、长效治水的以水养水氛围。利润调配养。采取“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相结合的模式,公司将水以协商的价格售卖给各地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会统筹本辖区内的供水和管理,将收取的水费按照“433”模式来管理,即收取水费总额的40%作为管道设备更换维修等维护资金,30%作为协会管理人员管理工资,30%作为后续发展基金,让水利设施管护资金取于水、用于水,形成“使用—维修—更新”的良性循环,确保工程能长期有效运行。智能调度养。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智慧思南水务云”,在全县6个供水区建立智慧水务调度中心,搭建安防管理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水源管理、集中供水、水资源调配等开展精细化、动态化的远程监控、遥控,通过各区域供水中心智慧调配,调节用水端需求、分配有限资源。建立供排水大数据系统,对供水质量、管道水压、用水户数据实时监测,对水资源利用系数进行测算统计,推动节水节能、持续发展。
同网同用。在全县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能用尽用”的原则,采取编制大水网集中供水的方式,将城镇和乡村居民统一编入供水网格,实行网格化供水、管水、用水。同网同质。建立饮水安全水质检验测试中心自检和县环境监测中心、县疾控中心监测的“双监测”制度和水质报告制度,定期监测评估县域内饮用水水源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现城乡用水同网同质,农村地区饮水由喝山塘沟渠水、水窖水变成喝达标自来水。同网同量。在县域南北两端间分别建设两条连接供水管,将乌江东西两岸供水管网连接起来,在一方因紧急状况断水时可直接调用另一方水网水资源,实现不间断供水。实行水库集中供水,供水量不受时空影响,实现24小时不间断稳定供水,群众一年四季均可以用上稳定干净的自来水,特别是农村地区稳定供水得到极大保障,彻底告别喝“望天水”的时代。(图/文 思南县委宣传部)
见到贵阳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勇,62岁的李倩瑜一眼就认了出来,“小伙子,你们真是做了好事!” “李阿姨,快过年了,我们来回访新改下水管道情况,有问题马上处理!”张勇边说边迎上去。 “不堵不漏,没问题!”看着崭新的管道,李倩瑜连声夸赞。…
天色渐暗,九十九道弯的山路,58岁的乡邮员张林昌骑着摩托车往家赶。 平时扎在邮件堆,后来索性住单位,算起来,已有小半个月没回家了,现在,张林昌只想吃口热饭。…